引用自:http://www.moneydj.com/funddj/ya/yp057000.djhtm?a=6F79FEF4-2ECA-4F25-89C3-8EC6D6FEF624
Emily : http://blog.cnyes.com/My/chiwench/
大家有空去按個讚吧 !
風風雨雨的2012年即將過去,但財政懸崖等不確定性依然籠罩市場,究竟2013年會不會是樂觀的一年?在投資界有15年以上豐富經驗的瑞銀投信投資研究部主管張繼文表示,2013年就像走在隧道中,雖然不確定要走多久才會走出隧道,但亮光就在前方了,應會是市場苦盡甘來的一年!而在經濟成長仍較溫和的情況下,2013年投資主軸仍是債優於股,新興市場債和亞洲高收益債將是市場投資亮點,而以區域市場來看,新興市場及中國大陸的表現將最為看好。
歷任ING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、天達投顧研究部主管等職務的張繼文,出身紐約市立大學Baruch College財務與投資MBA,擔任過新興市場、REITs、巴西等多檔基金經理人。面對不同的投資標的,他不變的投資心法是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」,在某個市場過熱時要注意風險;而在市場動盪不安時,則要善用停損,但當你認為市場已經恢復,該進場的時機出現時,也要有勇氣比別人先進場。
另外,張繼文指出,包括勤做功課的基本功,以及從日常生活中尋找投資目標的「生活投資學」,並以有耐心的長期投資來對抗市場波動,都是他在投資市場中制勝的成功邏輯。以下為記者本次訪談摘要。
記者問(以下簡稱問)1.您怎麼看待2013年的全球景氣和投資市場?是否會是比2012年還要樂觀的一年?
張繼文答(以下簡稱答):對於2013年的定調,我認為就像在一條黑暗的隧道中行走,你不確定要走多久,但你知道前面會有光亮。明(2013)年最重要的議題還是美國財政懸崖,這個事件可能在兩三月內就會有結果,而這個結果是我們怎麼判讀2013年展望的關鍵。
過去兩年拖累金融市場的兩大問題,在歐債危機的部份,隨著希臘獲得紓困、西班牙公債殖利率回落,歐洲的減赤議題逐漸獲得解決,而歐債問題也已經邁入尾聲,雖然歐債問題在未來幾年還是會讓歐洲經濟維持在低度成長的情況,但情況不會再更差了。
至於中國硬著陸的擔憂也已消失,瑞銀對明(2013)年新興市場的復甦很有信心,尤其看好中國,瑞銀集團已將2012年中國GDP預估上修到7.5%、2013年上修到8%,預期中國仍將保持較強勁的經濟增長。因此,在歐債問題舒緩、中國經濟復甦的情況下,2013年的關鍵就是美國財政懸崖。
我們預期,白宮和國會最終仍會找出解決之道,美國將不會掉入財政懸崖,而是會面臨「財政坑洞」,懸崖掉下去是會出人命、但坑洞不會,也就是預期減赤議題會對美國經濟有一些衝擊,可能不會那麼樂觀,但也不會造成很嚴重的經濟負成長。在預期美國財政懸崖將有解的情況下,2013年應該會是苦盡甘來的一年,上半年會比較辛苦,就像前面說的,還走在隧道裡,但美國解決財政懸崖難題後,景氣與市場氣氛就會越來越好。
問2. 2013年您特別看好中國市場,原因為何?
答:雖然A股今年表現敬陪末座,但offshore(海外)的紅籌指數、港股,今年以來其實是上漲的,而海內外表現差異的原因與資金流向有關,陸股畢竟是一個封閉的市場,QFII(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)額度佔成交量比重目前仍不到10%。
由於中國大陸領導人換屆後,從今年11月到明年第一季兩會間空窗期的政策不確定性、籌碼凌亂、股民信心不足等內部負面因素的影響,以致A股表現不佳,但是,外資可以買賣的紅籌股與港股,在10月、11月表現就很強勁,資金呈現強勁淨流入。
我認為,A股這種表現和經濟脫鉤的現象將不會持續太久,因為從PMI(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)升破50、以及進出口貿易數據、零售銷售、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來看,都可以看出中國景氣已經在第三季見底、第四季反彈,因此,在這個時候出現罕見的A股表現與經濟背離現象,其實就提供了加碼的最好時機。
而從過去經驗來看,中國每十年進行一次領導人事交班,在1993、2003年股市都是上漲的一年,沒理由去懷疑2013年中國股市會繼續差下去;另外,以統計學的平均回歸效應來看,股市若背離長期均線太多、就會回歸到平均值,而中國股市過去兩年確實都是全球市場裡面倒數的,今年至11月更是最後一名,在基本面好轉的情況下,2013年沒有理由更差了,瑞銀集團認為2013年應該會是A股否極泰來的一年,現在A股已經非常便宜,是加碼的最佳時機。
問3 除了中國大陸股市,2013年您還看好哪些投資標的?
答:2013年top down看全球市場,仍會是債優於股,因為全球景氣的成長還是比較溫和,而股票市場要有好表現需要較大的經濟成長,在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還是不那麼夠的情況下,市場焦點還是會放在債券,加上全球政府持低利率、歐美國家持續去槓桿,因此資金仍會偏好固定收益產品,尤其是高收益債。
不過,2013年高收益債的投資思維會有些改變,過去講到高收益債,大家就想到以美國企業債為主的高收益債,但現在投資焦點已經開始轉向新興市場的固定收益產品。造成這個轉向的原因,一是美國企業發債量在2012年來到歷史高峰, 雖然債券體質不錯,但已有供給過多的情況;二是市場擔心美國2013年企業獲利成長性不會像今年那麼好,預估美國2013年企業獲利成長將只有5%-8%的個位數,所以美國高收債的資本利得空間將會縮小。
因此,2013年比較看好的還是新興市場債,新興市場的利多包括信評持續調升,加上各國保持寬鬆貨幣政策、2013年不太會有升息壓力;新興市場中財政體質較好的國家,尤其是金磚四國,這些國家債券的信用利差平均水準,目前都還在五年平均值的上緣,未來利差還有向下縮減的空間。
過去投資新興市場的投資人會以股市為優先,但在2012年情況就已有改變,受惠降息、通膨獲得一定控制、信評調升,大家發現不管是投資巴西、俄羅斯、中國等新興債,都享有蠻大的資本利得空間。所以,現在投資新興市場債市,應該要把它當作投資級企業債來看,如果以投資級債券的標準來看,你會發現新興市場債非常吸引人,因為殖利率平均水準在5%以上,比美國投資級債的殖利率水準高出大概三百點,是非常吸引人的,因此我們認為新興債會是2013年國際資金追逐的標的。
另一個過去比較不受投資人重視,但2013年表現看好的標的是亞洲高收益債,主因是中國經濟復甦對亞洲的帶動。尤其是東協十加一啟動後,東協經濟受到很大提振,形成區域經濟體,東南亞經濟倚賴歐美的比重下降、與中國的連動提高,且雖然中國經濟成長放緩,但與成熟市場相比仍是高成長經濟體,這對於亞洲、東南亞國家的幫助是很巨大的,再加上亞洲貨幣的長期升值趨勢,所帶來的貨幣升值利多加持,因此,亞洲高收益債、中國高收債2013年展望也相當看好。
問4 您認為目前台灣基金市場是否有什麼新趨勢正在形成?2013年什麼樣的產品會最受投資人的歡迎?
答:過去幾年金融市場震盪激烈,所以投資人還是偏好穩定收益的產品,最近可以看見市場上一些強調保本特質產品熱賣,而主管機關鼓勵發行的多幣別基金產品,也受到投資人青睞。
過去台灣基金市場比較一窩蜂,大家會一股腦發一樣的產品,例如新興市場單一國家基金,但現在市場越來越飽和,未來基金新產品走向會強調差異化,注重產品設計的創新與差異化。
不過,對於金融界期待兩岸貨幣清算上路後的人民幣商品發展,我們採比較保留的態度,原因是香港已經發展離岸人民幣,且英國和新加坡也有機會加入,台灣若要像香港做CNH一樣做台灣版人民幣,流動性是否充足會是一個問題,台灣人民幣市場的前景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觀察,也可能須等到2013年3月後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正式接班,才會有比較清楚的態勢。
問5 您擔任過新興市場、高股息、巴西基金、REITS等多檔基金的經理人,面對不同種類的投資標的,您有什麼一以貫之的投資策略?
答:有兩個投資哲學我覺得很好,第一個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;當一個產品太熱門,就是所謂菜市場理論,當菜籃族都覺得這東西很好賺時,這個東西的收益就可能有問題了,這種熱門的東西不是不能投資,但投資人必須先想清楚風險在哪裡。這也牽涉到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投資原則,投資一定要做功課,這是投資得勝的關鍵。
專業投資人因為常常在蒐集金融市場資訊,投資時會比較有把握,但一般投資人若沒辦法像專業投資人這樣致力於蒐集資訊,那就應該去分散風險,不要把資金全部投資在同一個產品,假如資金充裕,可以分批投資不同產品、做好資產配置,而若資金不多,則可以選擇用投資區域型基金、複合型債券基金等方式來分散風險。
第二個我覺得很好的投資哲學,就是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所說的,股市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成長、充滿希望時破滅、在絕望時絕處逢生。大家在看市場、看景氣時,雖然可能覺得很絕望,不過就像我們對2013年的看法,投資基調像是在黑暗的隧道中行走,但前面還是有一道光,所以投資人要有信心。
所有成功的投資大師,我從他們身上都看到一個特質,就是不放棄,很多人投資人賠錢就放棄、就撤退,但「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」,這句話是很重要的。像金融海嘯那波,哪個人沒有賠到錢?我自己也有,但若要說我從中得到什麼心得,就是善於停損,但該進場時,要有勇氣比別人先進場。
例如我在2007、2008年那波市場下跌時,就有適時停損,而到了2009年,各國政府推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救市措施,感覺景氣再壞也不過就是這樣,於是2009年第一季、第二季我就勇敢進場、陸續做了很多佈局,首先是投資高收益債、新興市場債,後來報酬都超過一倍,而在2009年下半年景氣確定趨穩了、領先指標開始回升時,我又開始加碼股市,後來獲利也頗豐。所以,我覺得善於停損、但在認為該進場時就勇於進場,是我一個蠻重要的成功邏輯。
問6 您最欣賞的投資大師是誰?他們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?
答:我最喜歡的投資大師就是彼得林區,他最有名一個小故事就是他在超市看到絲襪,就回家問太太那個絲襪好不好用,他太太說好用,他就去買那家絲襪公司的股票,這就是所謂生活投資學,從觀察平常的需求中找出投資標的,而我也把這個心得實際應用在我的生活與投資中,觀察生活中是否有便利的東西或創新的發明,從中找出好的投資標的。
例如我在美國唸書時,很喜歡看DVD,但我住的比較偏僻、沒有DVD出租店,於是我開始用網路租片公司Netflix,那時Netflix才剛成立,但我覺得他每月月費9.99美元、郵寄片子給客戶的方式實在太方便、太天才了,就看好這家公司一定會紅,果然後來Netflix上市後,股價一度飆漲超過20倍,並成為一個非常成功的經營典範。
另一個欣賞的投資大師就是華倫巴菲特,像前面提到的那句名言,股市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成長、充滿希望時破滅、在絕望時絕處逢生,這個信念是我一直堅持的,因為金融市場永遠不會死掉,像金融海嘯時很多人覺得之後市場就完蛋了、就不能投資了,但事實證明不是這樣。人性是貪婪的,這點永遠帶動著金融市場,所以不管市場發生什麼波動,金融市場一定會再起來,問題只是他的循環會走得多長多遠。
現在的景氣循環週期和80、90年代相比確實是比較短,但是投資人切莫完全遠離市場,因為當你遠離市場、不投資了,那過去虧的錢就永遠不會回來了,可是如果你有耐心的長期投資、選擇好的標的、並適時作調整,那你還是有機會在投資市場中,找到你的那一桶金。
問7 您對七、八年級的年輕族群有什麼投資理財建議?
答:建議年輕人真的是要提早投資,像我的小孩都是從零歲就開始投資,也就是他們一出生,我就去幫他們開戶頭定期定額扣繳基金,及早投資有兩個好處,第一個是時間複利的力量,而且當你是十年、二十年的長期投資,那麼短期的市場波動像911、金融海嘯這種事件,對你的影響就會比較小,因為只要投資時間拉長,中間的波動影響就會變小。
及早投資的第二個好處,是讓你學會儲蓄理財的觀念,例如我從大學開始投資定期定額基金,打工賺的錢就先拿一部份做定期定額,養成了這個習慣,即使到了現在,薪水還是先撥一部分錢到定期定額扣款的帳戶,這種強迫儲蓄的方法可以養成儲蓄理財習慣,讓年輕人比較不會變成月光族。而現在我也幫兒女這樣做。
基本上,我相信只要長期投資,市場是會往上走的,因此現在幫他們定期定額,未來的教育基金就不用愁,也許現在看起來這是微小的一步,但二十年後來看,這個決定會是重要的一大步。